为加强团队建设,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,公司积极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。...
金融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
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、优化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……当前,一系列金融政策加速落地,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、保订单、稳预期。
稳外贸事关经济全局。在持续出台稳外贸政策的同时,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。“接下来,将继续强化对外贸外资的金融支持力度,重点是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。”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,要多措并举,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。
融资支持再度加力
最新数据显示,5月份,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.6%,增速比上月加快9.5个百分点。同时也要看到,我国外贸仍面临一些挑战。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,我国外贸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: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;世界经济复苏脆弱,需求增长缓慢;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较大,将侵蚀全球消费者在外贸产品方面的支出。
今年以来,部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受阻、资金压力骤增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加大出口信贷支持,对于发展前景良好、暂时受困的外贸企业,银行不得盲目惜贷、抽贷、断贷、压贷,满足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。
“融资支持要再加力。”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表示,工行将对外贸外资等重点群体给予精准支持,对合理融资需求“应贷尽贷、快贷早贷”。
外贸企业融资具有特殊性,即国内、国际市场“两腿走路”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大中型企业的海外子公司更易获得海外融资,它们通常依托境内集团母公司,以“内保外贷”的形式获取海外融资,但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这一优势,较难借用外债。
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近期扩围。“试点区域已增至17个,覆盖全国80%的高新技术和‘专精特新’企业。”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介绍。
经营成本稳步降低
融资成本、汇率避险成本、海运成本……经营成本降低了,效益才能增加,外贸企业才可拥有内生动能。
当前,融资成本已降至有统计以来的低位。“去年年底以来,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降低了15个基点、20个基点,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。”央行国际司负责人周宇表示,今年1月份至4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.39%,较去年全年进一步下降了0.22个百分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汇率避险成本让不少外贸企业“焦心”。“我们之前采用即期交易策略,随行就市、单边押注,但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影响下,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有所增加,如果还按照老办法,那么财务成本、管理压力将急剧上升。”浙江瀚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赖燕妮对记者说。
降低汇率避险成本是当务之急。作为对外贸易大省,浙江省已出台相关政策,对政府性融资担保项下小微企业办理的汇率避险业务免收保证金。“在此基础上,浙商银行按成本价对成交汇率进行全额优惠让利。”浙江嘉兴的一家日用品进出口公司财务负责人郭峰说,一笔60万欧元的远期结汇优惠了1.5万元,预计全年可增加近12万元汇兑收益。
降低汇率风险、汇兑成本还有一个“妙招”——外贸外资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。目前,人民币结算规模正在稳步扩大,今年前4个月,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2.2万亿元,同比增长26%。“接下来,要持续优化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环境。”李斌表示。同时,根据国务院部署,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也将有序开展。
发展预期更趋稳定
要让外贸企业敢接单、愿生产,就必须稳定企业预期,减少企业的风险顾虑。从国际通行做法看,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最为普遍。《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,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规模。
当前,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四类共性风险:进口商拒收拒付、国际运费高企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“走出去”风险上升。其中,收汇风险较为突出,从一般贸易出口看,海外买方的个体经营状况、信用状况,他国的货币政策环境、法规调整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中资企业的收汇安全。
出口信用保险有两大作用,一是风险保障,二是融资增信。消除了风险顾虑、有了资金支持,外贸企业才能增强接单信心、稳定发展预期。“在我们服务的企业中,近九成都是中小企业。”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表示。此外,作为出口信用保险的主渠道,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截至今年5月末的承保规模已突破3500亿美元,同比增长12.7%,服务14.9万家外贸企业。
风险保障也为融资“牵线搭桥”。由于外贸企业面临诸多风险,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意为其放贷,但如果有保险机构为企业的海外订单、海外投资项目承保,银行就可在此基础上放贷,一旦贷款无法被偿还,由保险机构履行偿债义务。由此,各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,保单融资的规模也持续扩大。
“接下来,要鼓励银行与出口信保机构加强对接。”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,通过“政府+银行+保险”等方式,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大融资便利,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信心。